孟夏时节,草木葱茏,万物并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通过浏览图文资料、参观历史文物、认真倾听讲解,追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不畏艰难的峥嵘岁月。大家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在旅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知,为自己的假期“充满红色的电量”。 延安是一片红色沃土。在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存革命旧址445处,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藏革命文物43673件。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和沧桑斑驳的革命文物,承载着党的光荣历史,是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回延安,再出发!延安以其独特的红色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来参观学习。 立足于延安这片红色沃土,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延安精神”三大主题,成体系、菜单式开发了四大模块207门精品课程,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音乐党课、情景教学、旧址参观等多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让学员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学习中启迪思想,在共鸣中传承精神。 “在我们学院,每期的结业仪式上都会让大家分享心得体会,很多人说着说着就热泪盈眶。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张彩丽说,经过红色教育培训学习,学员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理解得更加透彻,对党中央延安十三年的辉煌成就和历史贡献了解得更加全面,对延安精神的领悟更加深刻,对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目标任务的奋斗意志更加坚定。 延安之行,是一次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之行。今年以来,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已接待424期培训班,培训学员多达21577人,几乎包含了全国所有省份。 近年来,延安市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用足用活红色资源,不断加强师资队伍、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红色教育培训内涵式发展,让红色教育培训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 在延安,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红色研学游,同样如火如荼。前段时间,榆林、安康两地万人系列研学团赴延安,开展“走进圣地延安 传承红色精神”研学实践活动。在5天4晚的研学之旅中,师生们观看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亲身体验延安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知青博物馆等,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等课程,接受红色文化洗礼,传承红色基因。 “此次延安之旅,让我备受鼓舞,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圣地延安,感受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的不易和艰辛。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社会贡献力量。”研学学生王雪琦说。 红色教育培训、研学游热情高涨,红色旅游也在持续升温。 “走进安澜门,热闹的商铺、老旧砖墙以及穿梭其间的青年,让我一下子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1938年的延安。”近期,重整之后的延安1938街区对外开放,成为向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产品、更丰富的业态体系、全沉浸的场景体验的红色文化综合体。在街区,游客熙熙攘攘,观看红色演出,体验陕北民俗,品尝特色美食,还可以选购延安特产及文创产品。 大型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延安》生动再现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峥嵘岁月,让红色文化穿越时空,熠熠生辉,近期上座率接近90%。“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观看红秀《延安 延安》,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剧中青年奋不顾身投身革命,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也激励着我们当代年轻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观众李媛媛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延安市把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拉内需、激消费,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途径和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产业来抓,全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从宝贵的旧址文物间,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