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热线发布西安地区新闻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扶贫帮困打造精彩湖北

扶贫帮困打造精彩湖北

来源:西北网   日期:2012-09-26  作者:sysadmin

  今年省十次党代会上,扶贫,被列为“幸福湖北”十个确保之首。

  扶贫,是一场攻坚战。23日,在2012年湖北扶贫发展论坛上,各地摸索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悄然改变着贫困地区的面貌,值得借鉴,请看——

  产业链串起“富民网”

  场景:

  陈爱国,孝昌县卫店镇一个老贫困户,她一直想在养殖上发家致富,但苦于没门路,缺资金。去年,湖北鸿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之签订了“公司+农户”的协议,并获得了1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陈爱国终圆梦。

  如今,陈爱国的“鸭工程”越来越壮大,一年喂八批,一批9000只,纯利润达到15万元。

  扶贫方式:

  据湖北新闻网记者得知,孝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根据县情,孝昌大力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的路子,力图彻底改变过去肉鸭规模小、标准低、技术差、销售难,农民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鸿翔公司成立于2007年,公司将屠宰、加工、养殖、孵化基地全部设在乡村,涉及全县12个乡镇的204个贫困村,在培育养殖专业户和小区的过程中,公司推出“鸿翔168肉鸭标准化养殖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农户经营风险,让利于民,系统、完善的产业链条为全县2100多贫困人口敲开了致富之门。

  记者点评:

  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一头承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具有辐射面广、带动性的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各地须有一双慧眼,挖掘现有资源,吸引龙头企业,让花香引蝶至,蝶来花更美。

  “迁”出一片新天地

  场景:

  整洁的农家院,明亮的三居室,液晶彩电、高档沙发、电热水器……这是郧县柳陂镇梯子沟村扶贫搬迁户曹培勇的新家。

  5年前,曹培勇一家5口住在离这里3公里的大山里的两间破平房里。郧县实施搬迁扶贫工程,曹培勇和山上其他17户居民一起搬下山,迁到了交通便利的公路边,如今,土地流转给了别人,曹培勇拿着租金,打着小工,一家人终于告别了贫困。

  扶贫方式:

  郧县,山区贫困县,2008年开始,全县以“整村推进”为抓手,整合和捆绑财政、发改、扶贫、国土等扶贫资金,以解决农民增收难、行路难为重点,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量倾斜,集中开展扶贫式搬迁。

  自2001年至2010年,连续三轮扶贫搬迁,该县共扶贫搬迁2200多户9000多人;为187个贫困村新修维修各类人畜饮水工程2800多处(www.hubeirx.com);新修村村通公路1300多公里;新建沼气池3.5万口;维修堰塘200余口……先后创建了青曲镇洪门铺村、鲍峡镇大庙村、胡家营镇麒麟村、叶大乡新集镇等集中搬迁扶贫示范点。

  记者点评:

  搬迁扶贫,对于居住在山区中、生存条件特别恶劣的群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方式。近年来,我省大别山、武陵山区等地通过建设中心村(社区)、中心镇和城镇集中安置等多种模式,让贫困群众搬得出、搬得起、稳得住、能致富。

  “村企共建”下的腾飞梦

  场景:

  穷,是大悟县芳畈镇中冲村的代名词。以前,村里没有一条象样的路,没有一个象样的楼房,更没有一个致富的产业。如今,这里家家户户盖上了洋房,水泥公路修到家门口,生猪产业在这里日渐壮大。

  扶贫方式:

  35岁的黄亮是中冲村人,在外闯荡多年,2008年,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回乡成立了大悟县宏昌养殖有限公司,在带领农民大搞养殖业的同时,他决心改变村容村貌。

  2009年,他向上头争取通村公路指标,并垫资30万元修通了8公里水泥路,之后,又铺设2公里生活用水主管道,整治1公里河道并修筑三道拦河坝,解决了全村交通运输困难,提高了62个农户的用电质量,解决了2个小组46个农户的生活用水问题,改善了210亩农田的灌溉条件。

  大悟县参与村企共建的企业共105家,资产规模都在100万元以上,覆盖113个村,141个项目。

  记者点评:

  项目到村,参与扶贫,需要一种情怀,更需要一个产业支持。企业对村级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土地的租赁、流转,与村组、农户形成了较好的利益连接机制,构成了企业获利、村级增收、农户受益的格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