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排矸场,呈现出一年中最为多姿多彩的一面。 近一年来,作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先行者、探索者,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以“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共享绿色资源”为使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路径,大力推进“绿、亮、清、美”工程,绿化厂区,美化矸石山,净化疏干水,着力创建一个“天蓝地绿、山明水秀”的美丽矿山,并交上了一份“绿色答卷”。 厂区“新颜值”再提升 走进一号煤矿,充满生机的园林美景俯仰皆是。进入矿区,只见通往矿区的路上一辆扫地车迎面驶来,在扫地车的后面紧跟着抑尘雾炮洒水车,车后留下一条干净清爽的道路。 “为了抑制扬尘,我们专门配备了扫地车、洒水车,每天不定时对道路进行清扫、洒水。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都在进行无尘化清洁生产管理,通过净化、绿化、美化,处处、时时动态保洁,做到‘眼看无尘、手摸无灰’。”该矿行政部部长范建军说。 近年来,该矿大力实施厂区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美化和靓化工程,着力打造“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生态矿区。该矿对矿区部分区域地面进行了沥青铺设修补,新增了雨水管道、雨水篦子等设施,配套设置了醒目的交通标线,完善了雨水截排系统,实现了道路的美化、靓化和宜人化。 “今年我们持续加大环境绿化、美化力度,在北四路铺设了花园草坪800平方米,种植金叶女贞300米,补栽树木50余棵。厂区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除草、施肥、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害,同时积极开展‘认领一棵树,呵护一片绿’的绿植认养活动,号召干部职工对各类树木进行认养,并对栽种的树木实行‘一对一’包保制,确保矿区绿植成活率。”该矿行政部工作人员肖勤超说。 “黄土包”披上“绿衣裳” 鲜花伴路、绿树成荫、花草葱茏、蜂歌蝶舞,远处鸟儿啼鸣不绝于耳……近日,当再次走进一号煤矿排矸场时,不禁被眼前美景吸引。 “以前排矸场可不是这样的,那时黄土满满,放眼望去排矸场没一点绿色,路面坑坑洼洼,白天一身灰,雨天满脚煤泥,这段路让我们村民伤透了脑筋。现在好了,排矸场绿草覆盖,绿树成荫,乡村公路也被矿上出资硬化了,出行很方便,环境美了,心情都格外舒畅。”家住排矸场附近花家庄村的李有民是这一景象的见证者,说起排矸场的今昔变化,他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 该矿以“重塑地貌、再造土体、恢复植被、建设园林”为目标,采取“分层绿化、梯次种植”的办法,按照“乔灌结合、花草补位、色带搭配、四季成景”的规划要求,有重点、分层次地对排矸场进行绿化、美化,让昔日的“黄土包”披上了“绿衣裳”。 “排矸场第一平台采用美国黑麦草和高羊茅1:1进行播种,用格桑花打成不规则的花带,形成明显美化对比,达到场地环境复绿和土壤改良的需求。护坡采用美国黑麦草、高羊茅和紫花苜蓿3:3:1进行播种,达到护坡环境复绿和土壤改良的需求,目前排矸场绿化面积6.67万平方米。”该矿行政部业务主管桂华强说。 如何从源头破解煤矸石之困?是该矿班子成员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该矿通过优化井下工作面设计,严格控制综采工作面采高和掘进工作面掘进高度,减少割岩,最大限度地减少井下生产过程中矸石的产生。同时,该矿积极探索固体废弃物井下回填技术和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少煤矸石的污染,提升绿色发展内涵,真正呵护好绿水青山。 疏干水成了“营养液” 上午8时,矿井水处理站副站长张琰来到排口处,只见他拿起水桶,轻轻放下绳索,水桶顺河水向下漂去,不一会儿,水桶装满了水,用力拉起绳索,将水桶重新拉回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