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热线发布西安地区新闻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会召开将教育脱贫作为关键环节

来源:西安热线   日期:2015-12-13  


12月11日上午,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委书记赵正永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立下愚公移山志,拿出超常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8年延安率先在革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到2020年全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省长娄勤俭讲话。省政协主席马中平,省委常委郭永平、魏民洲、姚引良、毛万春、刘小燕、陈强、高龙福、徐新荣,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悦在主席台就座。

延安脱贫:2018年率先在革命老区中脱贫

赵正永强调,按照我省“十三五”总体部署,全省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是:到2018年延安率先在革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到2020年全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在对象、分类、措施、任务和资金使用上更加精准,集中精力做好推进移民搬迁、兜住民生底线、减少因病因残致贫等重点工作。要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要求,夯实省、市、县、乡、村的责任,贫困重点县更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位任务,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忠实履行党政同责,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预计到今年底,我省贫困人口按2500元省级贫困标准还有360万人,贫困村还有5000多个。面对艰巨的新一轮脱贫攻坚任务,我省迎难而上,将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实施精准脱贫,确保脱贫任务按期完成。

教育脱贫:构建“一条龙”帮困包扶机制

娄勤俭指出,我省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必须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各项措施。一是把异地搬迁作为治本之策,按照与城镇、园区、中心村“三靠近”原则实施集中安置、统规统建,完成125万贫困人口搬迁任务。二是把发展生产作为重要基础,着力改善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一村一品”“一县一产业”。三是把生态补偿作为新的路径,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结合水系规划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让群众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四是把教育脱贫作为关键环节,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一条龙”帮困包扶机制,彻底解决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五是把社会保障作为兜底举措,将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参加人全部纳入低保,最大限度对孤、残贫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从根源上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我省将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一条龙”帮困包扶机制:未来5年,我省将对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一年级到高中阶段13年教育,全程免除学杂费并发放生活费;对贫困大学生,将落实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全覆盖;对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将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力争使其一毕业就能工作。

我省还将要求高校录取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其中省属高校一本录取计划不得低于3%,自主招生不得低于2%。对于未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将在高校开设特色产业培训班,实行免费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术,提高就业增收能力。

财政扶贫:年均增长不低于20%安排

娄勤俭强调,强化脱贫攻坚的保障机制是抓落实的关键。要全面掌握贫困户的底数,逐人建档,动态管理,做到精准识别到位。要精心编制脱贫攻坚规划,把政策举措和项目细化到镇村,明确到户到人,做到规划引领到位。要把省财政投入扶贫按年均增长不低于20%安排,各类资金向重点县、片区县、革命老区县倾斜,做到资金投入到位,要优先保障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节约建设用地指标省内挂钩流转,做到土地供应到位,要逐级签责任书,立军令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做到责任考核到位。 (陕西日报记者赵明 赵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